七月盛夏,万物竞相争荣。7月27日,吉木乃县乌拉斯特镇采摘园里,一堂以种植技术为主题的“田间课堂”正在田间开展。
“葡萄在8月陆续开始着色,趋于成熟,这时候要注重病虫害防治和水分管理,这里需要学习的词语是‘着色’,请大家跟我读……”,在葡萄大棚里,乌拉斯特镇齐阔尔加村国通语辅导员古丽江正向村民科普葡萄种植技术。
蓝天为幕,农田为台。吉木乃县各乡(镇)国通语辅导员竞相走入田间讲授农业生产中常用词汇,手把手教农业技术。村民们一边查看农作物长势,一边津津有味听课,还不时拿出手机录下讲课内容,有讲有听、有问有答,田间地头变成了“田间课堂”。
“现在农忙,辅导员们来到田地里给我们面对面指导,我们抓生产的同时还能学语言、学技术,田间课堂很实用!”参与“田间课堂”的村民古丽娜表示。
农忙时节,“田间课堂”根据农村生产特点,围绕群众服务需求,把课堂开设到田间地头,真正变“室内课堂”为“流动课堂”,从“理论式授课”转变到“体验式学习”,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土”味讲技术、学语言,打造沉浸式田间课堂教育,切实让课堂“活”起来。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激发农牧民群众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积极性,吉木乃县拓展“实景课堂”培训渠道,组织各乡(镇)辅导员、农技人员走向田间、走进群众,采取“田间指导+国通语学习”的方式,在现场看、现场问、现场学中开展专业技能和日常生活用语培训。目前,吉木乃县共开展“田间课堂”30余场,覆盖群众2000余人。沾泥土味的“田间课堂”,让群众学到了技术、增加了收入、增强了信心,助力更多群众成为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