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金山银水”之称的新疆阿勒泰,承担着稳边固边、兴边富民的重要任务,这里的干部责任重、压力大,让干部既照顾好家庭又完成好工作,成为组织部门责任清单里的重要内容。
“地理位置偏远,城际之间交通不便、通勤时间长,部分干部工作生活长期两地奔波。2021年干部‘团圆计划’启动以来,夫妻长期两地分居、父母子女无人照料等问题相继解决,很多干部有了笑颜,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了。”阿勒泰地委组织部干部二科科长陈刚说。
为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近年来,阿勒泰地区不断完善干部关心关爱机制,全面启动干部“团圆计划”,持续落实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等政策措施,让干部安心、安身、安业。
听心声 问需求
诉求摸得准
“吉木乃县属于艰苦边远地区五类区,我孩子在阿勒泰市刚上幼儿园,平时都是妻子一个人接送,有时候孩子生病,回去一趟得3个多小时。”在2020年年度考核中,时任吉木乃县委组织部干部温会志向考核组反映。
如何让干部呼声变成掌声?阿勒泰地委组织部探索推行干部“团圆计划”。根据干部管理权限,地委组织部联动各县(市)、地直部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摸排两地分居干部配偶的专业学历、工作岗位、干部身份、调动意向等基本信息,按照“编岗一致、人岗匹配”的原则,建立两地分居干部信息台账。根据掌握的干部基础信息,成立调研小组,深入地直部门(单位)、偏远乡镇等,有针对性地开展个别访谈、集中座谈、实地走访,探索务实管用、切实可行的解决路径。干部“团圆计划”应运而生,从适用范围、申请条件、办理流程等方面细化内容,确保实施更加规范有效。
破难题 明思路
干事更安心
干部“团圆计划”启动以来,各县(市)、地直部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反映申请干部人数较多、办理程序时间较长、赴新岗位跟踪管理难等新问题。“作为一项具体的关心关爱措施,如何科学确定人选、精简办事流程、做实跟踪管理,需要我们积极探索。”阿勒泰地委组织部干部一科科长钱安文坦言。
为破解难题,阿勒泰地委组织部紧贴干部需求,综合个人工作年限、分居时间、家庭状况、现实表现等情况,优先考虑基层服务满5年且考核均为称职(合格)及以上、工作实绩突出、从事特殊岗位的干部。统筹考量、综合排序,筛选符合调动资格和条件的干部,通过家庭特别困难的干部调动一批、表现特别突出的干部提拔一批、乡(镇)基层干部遴选一批、领导干部轮岗交流一批,分期分批解决干部长期两地分居问题。联合组织、编办、人社等相关部门,做好调入干部跟踪服务工作,明确调入前做好工作交接、谈心谈话,中期实时掌握调动进度,调入后了解工作状态,推动干部安心、安身、安业。
“干部‘团圆计划’让我能够在高质量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兼顾家庭和生活,真正感受到了组织的关心厚爱。”因干部“团圆计划”实施得以调动的阿勒泰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干部李海云说。
话团圆 展新貌
履职更尽心
“2019年以来,我一直在乡镇工作,由于工作繁忙、路途遥远,夫妻俩聚少离多,年迈的老人也无暇顾及,现在终于可以尽到为人夫、为人子的责任了。”前段时间,得益于干部“团圆计划”,福海县喀拉玛盖镇党政办干部别克波拉提·毕看调动到县直部门工作,结束了4年的夫妻异地生活。
2021年以来,阿勒泰地区先后解决两地分居干部545人,缓解了干部的家庭负担,帮助干部找到专注事业和关爱家庭的平衡点,最大限度地释放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因子。
“我们结合包联部门(单位)情况,通过谈话了解、实地查看等方式,掌握调动后干部工作情况,大家普遍表示,后顾之忧彻底解决了,工作干劲更足、干事创业的氛围更浓厚了。干部‘团圆计划’不仅让干部尝到了甜头,更激发了干事创业的事业心。”阿勒泰地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倪天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