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组织工作
  4. 基层党建
  5. 详情

青河县:群众线上点单 干部线下“跑腿”

日期:2020-09-30
来源:青河县
【字体:

“大家快看看照片上这个牛,这是吐尔斯别克·阿克沙汗家的牛,丢失了,请相互转告,提供线索。”7月16日,青河县查干郭勒乡科克玉依村的便民服务微信群里,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孙留伟的一条信息,让这个一向很热闹的群聊顿时又“炸了锅”。

信息一经发出,微信群里的干部群众纷纷询问具体情况,有的转发信息到了“朋友圈”,工作队还找来村里的民警帮忙找牛。一时间,“帮吐尔斯别克找牛”的消息成了村里的热门话题。不到3个小时的时间里,在工作队、村“两委”、热心群众的帮助下,吐尔斯别克家的牛顺利回家,如此迅速、精准地寻牛事件,让村民们赞不绝口。这是青河县委组织部驻查干郭勒乡科克玉依村工作队提高为民服务效率的一个缩影。

建好“群” 用新媒体网络架起“连心桥”

民生问题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科克玉依村总人口1014人,其中在流出人员675人,留守在家人员不到三分之一。村里常年在外务工人员,很少知晓家乡的发展变化、惠民政策等,逐渐对村级党组织疏远了感情,为了让流出人员“不断线”,在外成功人士不忘记家乡父老,村内的留守父老不孤独,工作队建立了“便民服务微信群”,工作队作为微信群的管理员,流动党员、大学生、村民代表、党员和乡贤能人作为群成员,通过群众“线上”反映诉求“点单”、管理员网上随时“接单”,干部“线下”跑腿“买单”的工作机制,着力为民办实事、解难题,实现了联系服务群众零距离,使群众足不出户、动动手指就能得到问题的答复和解决。

“以前办个事麻烦得很,有时候光是找部门就恼火,很多问题现场又得不到解决,特别是我们这些在外打工一年回来几次,很多时候就不了了之,现在有了这个微信群可真好,上周我通过微信群反映门口的路灯不亮,当时就收到管理员的回复,第二天路灯就亮了,实在是太方便了。”村民司淑华感慨道。

    定好位用温馨化服务实现干群“零距离”

每天晚上9点多,在查干郭勒乡科克玉依村文化阵地,大妈们合着音乐跳起了广场舞。最近,因生病住院而缺席数月的村民腊黑玛·多尔希特也出现在健身队伍中。“多亏乡亲们的帮忙。”提起之前的大家的关心,腊黑玛充满了感激之情。

科克玉依村腊黑玛体弱多病,因家庭困难一直未就诊,导致病情加重住进了医院。村妇联主席刘晓瑞获悉后,在“便民服务群”发起消息。许多人看到消息纷纷前往医院探望她,面对大家的关心,腊黑玛心里倍感温暖。腊黑玛出院后,工作队和村“两委”组织党员干部前去慰问,送去了米面油等慰问品,鼓励她积极面对生活,并将其详细信息登记以便日后为其提供更多的帮助。

科克玉依村有流动党员27名,大多在外地务工或经商,很难参加党支部组织的活动。面对这个难题,工作队和村“两委”摸清流动党员信息,登记造册,及时把流动党员邀请进“便民服务微信群”,定期推送“微党课”、传达党的方针政策、组织讨论问题,为村级发展建言献策,便民微信群不仅让流动党员学习“不掉队”,还有了归属感。

“自从有了这个群,我们在外地的党员就能随时了解村里的最新情况,听到党的声音,也能及时交党费,这个群让我们流动党员找到了归属感。”在乌鲁木齐打工的科克玉依村党员马志刚在微信群感慨道。

    办好事用老百姓点赞体现为民“硬道理”

“张大哥,你需要的东西,你看齐没有?”“吴阿姨,这是您家的油和菜,需要买啥尽管说,让我们跑腿。”......连日来,科克玉依村党员干部来来回回不停歇的身影奔走在各家各户的门口,“派送”生活物资。

工作队成立了志愿服务队,队员由工作队、村“两委”和党员组成,通过“便民服务微信群”和热线电话等方式搜集村民需求,统一采购、统一配送保障村民生活所需和应急需要。

8月6日一大早,工作队队员张强就来到青河县定点的蔬菜店,为村民采购蔬菜、豆制品、肉类等食材。“大米8袋,牛肉3公斤,大白菜5棵......”张强一边看手机一边认真挑拣,转眼间他手里就提了满满一大袋菜。

“自从建立了‘便民服务微信群’以来,每个人像打了鸡血样,24小时在线,无论是深夜还是清晨,手机都一直‘响’,群众按需点单,党员干部义务代购派送,不但为群众送去生活物资,同时还做好政策宣传、信息收集等工作。面对村里一些不用智能手机的老人我们采取入户走访的形式进行线下联系服务。”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孙留伟说。

激发善心善举,帮扶困难群众;发布惠民政策,畅通交流渠道……通过8个月的运行,“便民服务微信群”已经成为群众反映诉求的“一点通”、解决问题的“快通道”、干部转变作风的“助推器”。截至目前,解决困难诉求64件, 办理实事好事121件。

青河县:群众线上点单 干部线下“跑腿”-克拉玛依党建网